正在加载

如何区分春联的上联与下联:左右位置解析

时间:2024-11-10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春联怎么分上联和下联,左边右边

如何区分春联的上联与下联:左右位置解析 1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毫书写,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春联有很多讲究,尤其是要区分上联和下联,如果贴反了就会让人笑话。那么,春联怎么分上下联呢?

春联的上下联可以从内容、音调、因果关系、时间先后、空间大小等五个方面来区分。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春联有上下之分,上联与下联往往有因果、递进、时序、相承、相对等关系。贴春联时要将表示“辞旧”的上联贴在左边,“迎新”的下联贴在右边。至于说横批,按传统说法,写竖排文字时,应该从右向左书写,但现在有些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也要根据横批的书写顺序来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现代写法,古代从右到左),那就上联在左,下联在右;如果横批是从右到左写的(传统写法),那就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春联的上下联可以从内容的因果、递进、时序、相承、相对等关系来区分。比如“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因果关系,“和顺一门”是“有百福”的原因,“平安二字”是“值千金”的原因。

又如“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时序关系,“绿竹”生在旧岁,“红梅”报在新春。

再如“年年顺景则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相承关系,“年年顺景”才有“源广”,“岁岁平安”才会“福寿多”。

还有“风送莺声到小院,月移竹影上纱窗”,相对关系,“风送莺声”与“月移竹影”相对,“小院”与“纱窗”相对。

第二,从音调上来看,春联讲究仄起平收,所以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往往是“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往往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秀”(仄声),“日照神州百业兴”(平声)。

第三,从因果关系上来说,先因后果。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第四,从时间上来说,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比如“风送莺声到小院,月移竹影上纱窗”,因为“风送莺声”先于“月移竹影”。

第五,从空间范围上来说,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春联上下联的贴法,主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春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春联的正确贴法,要根据横批的书写顺序而定,横批从右向左书写,上联贴在右边;横批从左向右书写,上联贴在左边。如何判定对联的上下联呢?平仄相分。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音。如何区分平仄呢?古音平仄较为复杂,但现代汉语中,平仄较为简单,平即一二声,仄即三四声。如“春回大地千山秀”(“秀”为仄声),“日照神州百业兴”(“兴”为平声)。

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声到小院,月移竹影上纱窗”,因为是“风送莺声”先到,“月移竹影”后到。

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了解了春联上下联的区分方法,就不会再贴错了。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春联中的“福”字有正贴和倒贴之分,把“福”字倒过来贴,寓意“福倒了”,表示福气已到,这是讨吉利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所有的“福”字都可以倒贴,尤其是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