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对联贴法:如何区分左右顺序

时间:2024-11-06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顺序?

对联贴法:如何区分左右顺序 1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

对联贴法:如何区分左右顺序 2

要区分对联的上下联,以及贴对联的左右顺序,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对联贴法:如何区分左右顺序 3

一、按音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仄声,现代汉语中三四声;平声,现代汉语中一二声。

二、按因果关系分

“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三、按时间先后分

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声初到柳,雨传春讯早催梅”,“柳”在先,“梅”在后。

四、按空间范围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对联是“家”在前,“国”在后。当然,大与小是相对的,在某些对联里,空间范围也指近与远、内与外等。比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就属于远近相对的空间范围,因为“画虎画皮”是外在的、表面的,“知人知面”也是外在的、表面的,而“难画骨”与“不知心”则属于内在的、本质的,属于更深一层的空间范围。

了解了对联如何区分上下联后,就该将对联贴在大门两侧了。这时,又该怎样区分对联的左右顺序呢?

对联的贴法,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根据律诗的对仗规则以及我们的阅读习惯来看,对于竖排文字,应该从右向左读,因此上联应该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对联的上下联张贴的地儿不应太高或太低,一般离地面一米六左右为宜。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对联大小也会有所差别。贴对联时,要把上句(上联)贴在右侧(即门的左边),下句(下联)贴在左侧(即门的右边)。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多读四声,即平水韵中的“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其中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上声、去声则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所以要将上联贴在右侧,下联贴在左侧。

贴对联时,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声初到柳,雨传春讯早催梅”,“柳”在先,“梅”在后。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对联是“家”在前,“国”在后。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是对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与升华,而不能与主题内容毫无关联,更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横批应当从右向左书写,如果字数较多,可以从右向左书写两行或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