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是在哪位人士访问中国时首次公开飞行的?
2011年1月11日,对于中国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国防工业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就在这一天,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成功首飞。而这次首飞的背景,恰逢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到访中国,使得这一事件更加引人注目。
回顾历史,歼-20的研发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巅峰之作,歼-20的问世不仅代表了中国在战斗机研制领域的巨大飞跃,更是中国空军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在歼-20首飞之前,这款神秘战机的存在一直是高度保密的。直到2010年12月22日,网络上首次曝光了歼-20的照片,一位自称为15年老军迷的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张他看到的正在滑跑实验中的飞机照片,照片中的飞机拥有鸭翼、全动尾翼、腹鳍以及菱形机头,明显具有五代机的特征。这张照片的曝光,虽然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已经预示着中国即将拥有一款全新的五代战机。
时间来到2011年1月11日,这一天的成都天空格外晴朗,一架黑色涂装、外形科幻的战斗机静静地停在起飞线上。周围站满了人群,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午12点30分,试飞员从机务人员手中接过放飞单,郑重地写下“首飞”两个字。随着项目行政总指挥首飞指令的下达,发动机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歼-20战机拖着长长的尾焰,呼啸着从人们的眼前滑过,加速、再加速,最终如一道闪电般腾空而起,直插云霄。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纷纷向天上的飞机挥手致意。这一刻,定格在2011年1月11日下午1时11分,歼-20战机成功首飞。
巧合的是,这次首飞正好发生在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到访中国几个小时后。盖茨在抵达中国后,原本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访问行程,却突然听到了中国先进的隐身第四代战斗机已经首飞成功的消息。这让他感到非常震惊和紧张,因为在此之前,他还言之凿凿地向外界宣称,中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在2020年以前应该不会出现。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歼-20的成功首飞,不仅证明了中国在战斗机研制领域的实力,也让美国情报部门低估了中国研制新一代战机能力的判断成为了笑柄。
歼-20的首飞成功,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个战略上的胜利。作为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机,歼-20的研制历程充满了艰辛和创新。从指标体系、内埋武器数量、人机工效、制造装配、试验试飞、保障模式等各个方面,航空人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创新,最终拿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符合现代作战需求的科学方案。在电子、兵器等行业内外数百家研制单位的紧密协同下,经过研制全线的共同努力,歼-20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飞之后,歼-20并没有停下脚步。它继续经历了严格的测试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2016年11月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两架歼-20飞机编队飞过金湾机场,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五代战机的强大实力。此后,歼-20又先后参与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等重要活动,每一次亮相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歼-20逐渐成为了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它不仅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还拥有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歼-20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歼-20的成功研制和列装,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也推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同时,歼-20的成功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新能力。
回顾歼-20的首飞历程,我们不禁为那些默默奉献的航空人感到敬佩。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让我们拥有了这款大国重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勇往直前,不断创新和突破,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歼-20的首飞成功,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胜利,更是一个精神上的鼓舞。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航空工业创造更多的辉煌成就!
- 上一篇: 苹果手机轻松开启流量教程
- 下一篇: 揭秘:算盘——这一古老计算工具的世纪之谜与神秘发明者
火爆游戏玩不停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3
-
05/03
-
05/03
-
05/03
-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