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达的原型人物是谁?
曾可达原型是谁呢?
在热播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国民党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曾可达以其铁面无私、忠心耿耿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许多观众或许并不知道,这个在荧幕上塑造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其实并非完全虚构,他的原型便是曾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副局长的贾亦斌。
贾亦斌,1912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家境贫寒,少年时期便失去了父亲,只读了一年半的初中便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消磨掉他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投身革命的热情。1930年,贾亦斌加入了国民党四十八师教导队,成为了一名学兵,从此走上了从军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贾亦斌作为国民党第四十一师二四五团第一营少校营长,参加了著名的淞沪抗战。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贾亦斌身先士卒,率领全营官兵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中,他头部、腿部连续负伤,但依旧坚持不下火线,与日寇激战了近两个月。最终,全营数百官兵只剩下了几十人,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传遍了整个战场。
贾亦斌的英勇表现不仅赢得了战友们的尊敬,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在抗战中,他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备受赏识的抗日将领。然而,尽管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黑暗却让他深感失望。贾亦斌对贪腐深恶痛绝,对国民党的前景也充满了忧虑。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蒋经国。蒋经国作为国民党的年轻一辈,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同样深恶痛绝,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挽救国民党的颓势。贾亦斌的英勇和正直赢得了蒋经国的赏识,他成为了蒋经国麾下的一员得力干将。两人不仅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在私下里也成为了挚友。
在蒋经国的赏识下,贾亦斌的仕途一帆风顺。他逐渐升任为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副局长,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重要将领。然而,随着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派系斗争日益加剧,贾亦斌对国民党的失望也越来越深。他开始意识到,仅仅依靠蒋经国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黑暗的。
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发起了“打虎”行动,试图打击金融投机和腐败。贾亦斌作为蒋经国的挚友和下属,积极参与了这次行动。然而,随着行动的深入,他们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特别是当行动牵扯到了扬子公司孔令侃时,更是困难重重。孔令侃是国民党高层权贵孔祥熙的儿子,他利用手中的权势和财富在上海进行金融投机,严重破坏了国民党的经济秩序。蒋经国本想一举将孔令侃绳之以法,但却遭到了孔家、宋家以及蒋介石本人的巨大压力。最终,“上海打虎”行动以失败告终。
这次失败对蒋经国和贾亦斌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贾亦斌对蒋经国不敢和孔令侃干到底十分气愤,他本就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现在连最后的希望蒋经国也认了怂。他怒气冲冲地找到蒋经国的住处,对其拍桌子质问:“孔令侃的案子你到底办不办?难道真的像外界所说的只拍苍蝇,不打老虎吗?”然而,随着政局变幻,还没等贾亦斌在南京动手,蒋介石就宣布下野回了奉化老家。贾亦斌无从下手,只好在1949年4月7日在嘉兴发动了嘉兴起义,试图通过武装起义来推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嘉兴起义虽然未能成功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但却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贾亦斌的英勇和正直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誉。然而,他也因此成为了国民党高层追杀的对象。在逃亡的过程中,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脱险并前往了台湾。
在台湾期间,贾亦斌并没有放弃对国民党的斗争。他积极参与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民主运动,为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祖国大陆的动态,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到祖国大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1年,贾亦斌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大陆。他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热烈欢迎和妥善安置。在晚年时期,他积极参与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贾亦斌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与曾可达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贫寒,都经历了从普通士兵到高级将领的蜕变;他们都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都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一现状;他们都与蒋经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关系,但最终都因为对国民党的失望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然而,与曾可达不同的是,贾亦斌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的经历和故事是那样的真实而感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奋斗精神,他的英勇和正直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通过了解贾亦斌的一生,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曾可达这个虚构人物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正直和勇敢的心,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和正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 上一篇: 揭秘十二生肖中一见钟情两痴迷的生肖及其寓意
- 下一篇: Bulletproof Song Lyrics
火爆游戏玩不停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3
-
05/03
-
05/03
-
05/03
-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