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逝世后,皇位究竟传给了谁?
武则天死后谁继位了?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复杂的个人经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于她如何从一个普通才人逐渐攀升至皇后乃至皇帝的宝座,更在于她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以及这背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宫廷斗争。
武则天于公元690年10月16日登基,成为大周皇帝。她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以智慧、才干和心狠手辣著称。唐高宗逝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最终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开启了她的皇帝生涯。武则天在位期间,重用贤才,发展经济,巩固边防,使唐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然而,她的统治也充满了争议,特别是她对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对亲族的专横跋扈,使她晚年陷入了深深的政治危机。
武则天在位15年后,于公元705年因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而被迫退位。这场政变,又称神龙革命或五王政变,是由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联合发动的。他们指责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图谋不轨,利用禁军诛杀了二人,随后包围了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在无奈之下,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显,自己则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太上皇。
李显,原名李哲,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他在武则天退位后,正式即位为皇帝,是为唐中宗。李显的复位,标志着武周朝代的终结和唐朝的复辟。然而,李显的统治并不稳定,他即位后,面对的是因武则天统治而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和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
武则天退位后,虽然名义上仍是太上皇,但实际上已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她晚年生活在上阳宫,身边只有少数亲信陪伴。公元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她的死讯传出后,唐朝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各种政治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为争夺皇位和新一轮的权力分配而展开激烈斗争。
武则天死后,她的陵寝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乾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是“述圣碑”,记载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由武则天亲自撰写。而东侧武则天自己的石碑却一个字都没有,这就是著名的“无字碑”。关于无字碑的原因,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武则天认为自己一生功绩太大,无法用语言表达;有人认为她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写;也有人认为她希望自己的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无论哪种说法,无字碑都成为了武则天留给后人的一大谜团。
回到武则天死后皇位继承的问题上,李显复位后,虽然一度稳定了政局,但他的统治并未能彻底消除因武则天统治而积累下来的政治隐患。李显的软弱无能,使得皇后韦氏及其女儿安乐公主得以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形成了新的政治集团。韦后和安乐公主不仅专横跋扈,还企图废黜李显,自立为帝。然而,她们的阴谋并未能得逞。公元710年,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唐朝再次陷入了动荡。
李显死后,他的第三子李重茂被韦后立为皇帝,是为唐殇帝。然而,李重茂的统治仅仅是个过渡,他很快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发动的唐隆政变推翻。李隆基在这场政变中崭露头角,他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掌握了朝廷大权。随后,李隆基拥立其父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然而,李旦在位期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最终,李隆基在先天政变中击败了太平公主,彻底掌握了朝廷大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是为唐玄宗。
唐玄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他重用贤才,发展经济,加强边防,使唐朝的综合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唐玄宗晚年的昏聩和放纵,也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陷入了长达八年的内战和动荡。这场内战不仅削弱了唐朝的国力,也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回顾武则天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充满复杂性和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武则天的退位和李显的复位,标志着武周朝代的终结和唐朝的复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斗争的结束,而是新一轮权力争夺的开始。李显、韦后、安乐公主、李隆基、太平公主等人之间的斗争,不仅反映了唐朝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也揭示了权力斗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武则天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国家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不仅吸引了历史学家的关注和研究,也成为了文学创作和影视作品的重要题材。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武则天的传奇人生和唐朝宫廷政治的复杂多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认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性的扭曲,以及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上一篇: 揭秘!中国四大城市究竟是指哪四座魅力之城?
- 下一篇: 厦门社保卡办理地点查询
火爆游戏玩不停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3
-
05/03
-
05/03
-
05/03
-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