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精选三则:古风雅韵的现代解读》
《世说新语》三则译文
第一则: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时分见面,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父亲,这是不讲礼貌(的表现)。”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这则故事通过讲述陈太丘与朋友约定同行而朋友失约的故事,展现了元方的聪明机智和懂得为人之道的品质。陈太丘因为朋友未能按时到达而离去,体现了他的守时和尊重约定的态度。而元方则以其机智和礼貌的回应,让失约的朋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惭愧。这则故事强调了诚信和礼貌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
第二则: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这则故事以咏雪为引子,通过谢太傅与子女们讨论雪的形状和比喻,展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才智和文学修养。谢太傅在雪天与家人团聚,讲解诗文,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当被问及雪的比喻时,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雪花的轻盈和飘逸,得到了谢太傅的赞赏和大笑。这则故事不仅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女性才情的认可和赞美。
第三则:陈元方候袁公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这则故事通过陈元方与袁公的对话,展现了陈元方的机智应变和对于长辈的尊敬。袁公在询问陈元方父亲的事迹时,试图通过比较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的治政方法来考察陈元方的智慧和见识。而陈元方则以周公和孔子为例,巧妙地回答了袁公的问题,既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又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文学修养。这则故事不仅表现了陈元方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尊敬长辈和重视教育的传统价值观。
《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笔记小说集,收录了大量反映魏晋时期社会风貌和人物风貌的故事。以上三则故事分别从诚信、才情和机智三个方面展现了魏晋时期人物的品质和特点。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魏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阅读和翻译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 上一篇: 2007年农历全年日历表
- 下一篇: 西印度群岛在哪里?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2
-
05/02
-
05/02
-
05/02
-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