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王基传》原文及译文优化版
魏书王基传原文及翻译
王基,字伯舆,是东莱曲城人。他年少时便遭遇不幸,父亲去世,由叔父王翁抚养长大。王翁对王基非常好,而王基也以孝顺著称。十七岁那年,郡里征召他为府吏,但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辞职,前往琅邪地界游学。
在黄初年间,王基因为表现出色,被察举为孝廉,并被授予郎中一职。当时,青州刚刚平定,青州刺史王凌特意上奏朝廷,请求让王基担任青州的别驾。后来,朝廷又征召王基为秘书郎,但王凌再次请求让王基回到青州任职。不久之后,司徒王朗也征辟王基,但王凌仍然不放人。王朗为此上书弹劾王凌,说:“凡是家中的优秀臣子,都应该提拔到郡府任职;郡府中的优秀臣子,则应该推荐到朝廷。因此,古代诸侯都有向天子进献人才的礼制。而今,青州竟然将本应入朝宿卫的臣子留作自己的属吏,这真是前所未闻。”然而,王凌依然没有放人。王凌在青州有美名,大概也有王基辅佐的功劳。
魏明帝在位时,大规模修建宫室,百姓疲惫不堪。王基上疏劝谏道:“我听说古人用水来比喻百姓,说‘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汉朝在孝文帝时期,只剩下同姓诸侯,但贾谊仍然深感忧虑,说:‘将火放在积薪之下而睡于其上,还自以为安全。’如今,敌人并未消灭,猛将拥兵自重,如果削减他们的兵力,则无法应敌;长此以往,则难以将帝位传给后代。在这盛明之世,如果不专心致志地消除祸患,如果子孙再不争气,国家就危险了。如果贾谊再生,一定会更加忧虑。”
王肃撰著诸经传解,又论述、制定朝廷礼仪,修改郑玄的旧观点。而王基则坚持郑玄之说,经常与王肃争论。大将军曹爽请他出任从事中郎,后来又外派他为安丰太守。安丰郡与吴国接壤,王基在此为政清严,恩威并重,明设防备,使吴国不敢进犯。因此,他被加封为讨寇将军。
东吴曾在建业集结大军,声称要打魏国的扬州。刺史诸葛诞询问王基消息是否属实,王基分析道:“当年孙权两攻合肥,一犯江夏,后来全琮出兵庐江,朱然进扰襄阳,但都无功而返。现在陆逊等人都死了,孙权也年老,朝中无贤能太子,军中无像样谋主。孙权亲征怕国内生变,派将则旧将皆亡,新将又不受信任。因此,这不过是孙权想维护国内团结,以求自保罢了。”孙权果然没有来犯。
当时,曹爽专权,风气败坏。王基写了《时要论》来讥讽时事。后来,他因病离任回到都城,被征召为河南尹,但还未上任,曹爽就被杀。因为王基曾经是曹爽的下属,也照例被罢免。
景元二年,王基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被追赠为司空,谥号为景侯。
以下是对原文更为详细的翻译和补充:
王基,字伯舆,是东莱曲城人。他小时候就成了孤儿,与叔父王翁住在一起。王翁精心抚养他,王基也非常孝顺。十七岁时,郡里征召他为府吏,但他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于是辞职,进入琅邪界内游学。
在黄初年间,王基因为表现出色,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并被授予郎中一职。当时,青州刚刚平定,青州刺史王凌特地上奏章,请求朝廷任命王基为青州的别驾。后来,朝廷又征召王基为秘书郎,但王凌再次请求让王基回到青州任职。不久之后,司徒王朗也征辟王基,但王凌仍然不放人。王朗为此上书弹劾王凌,强调优秀臣子应该得到提拔和重用,但青州却将本应入朝宿卫的臣子留作自己的属吏,这是不合规矩的。然而,王凌依然没有放人。王凌能在青州有美名,大概也有王基辅佐的功劳。
魏明帝在位时,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导致百姓疲惫不堪。王基上疏劝谏道:“我听说古人用水来比喻百姓,说‘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因此,作为君主,必须时刻警惕百姓的力量。百姓安逸就想稳定,苦难则会想去作乱。所以,古代先王都厉行节俭,以防止国家生患。现在,百姓被各种杂役所苦,男女长期分居,我希望陛下能深察东野子驾车之弊,留意舟水之喻,趁马力未尽时刹车,趁百姓未困顿时节省民力。”王基还引用汉文帝时期贾谊的忧虑,指出如今敌人并未消灭,猛将拥兵自重,如果削减他们的兵力,则无法应敌;长此以往,则难以将帝位传给后代。他呼吁朝廷在当前盛明之世要专心致志地消除祸患。
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外,王基在军事上也颇有功勋。大将军曹爽请他出任从事中郎,后来又外派他为安丰太守。安丰郡与吴国接壤,王基在此为政清严有威惠,明设防备,使吴国不敢进犯。因此,他被加封为讨寇将军。东吴曾在建业集结大军,声称要打魏国的扬州,但王基准确分析了吴国的形势和孙权的心理,认为这不过是孙权想维护国内团结以求自保罢了。孙权果然没有来犯。
当时国内由曹爽专权,风气败坏。王基写了《时要论》来讥讽时事。后来因病离任回到都城,被征召为河南尹,但还未上任曹爽就被杀。因为王基曾经是曹爽的下属,也照例被罢免。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继续为国家效力。
在军事上,王基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参与平定了毌丘俭和文钦的叛乱,以及诸葛诞的叛乱。在这些战役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曹魏的稳定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还曾上书建议朝廷加强备战以应对东吴的威胁。虽然他的建议有时并未被立即采纳,但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定信念最终赢得了朝廷的认可和尊重。
王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孝顺的儿子和慈祥的长辈。他感念叔父王翁的养育之恩,在平定毌丘俭之乱后上疏请求分自己二百食邑给王翁之子王乔,并赐他关内侯的爵位以报恩。他还善待部属和百姓,不独揽功勋而是将功劳归功于属官和士兵们。这些品质使得他在曹魏朝廷和百姓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和尊敬。
综上所述,王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品德高尚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感人故事。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统一而奋斗,也在后世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和典范。
- 上一篇: 《上林赋》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 下一篇: 探寻“和谐”的深层含义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2
-
05/02
-
05/02
-
05/02
-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