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鹭鸶之谜:解锁阅读背后的深意

时间:2024-11-28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一家人正被饥饿深深困扰。家中找不到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我和母亲,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弟弟,只能无助地等待外出挖野荸荠的父亲归来。尽管我们知道,如此恶劣的天气,湖滩早已被冰雪覆盖,父亲几乎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我们依然满怀希望地期盼着他的归来。

鹭鸶之谜:解锁阅读背后的深意 1

中午时分,父亲的身影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出现在视线里。他裹挟着一阵冷风走进家门,双手紧紧抱着一个生命体。我们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冻得快要死去的鹭鸶。父亲说,这只鹭鸶是在雪地里轻易逮住的,它已经无法站稳,浑身颤抖。

鹭鸶之谜:解锁阅读背后的深意 2

我蹲下身,轻轻抚摸着这只鹭鸶的羽毛,它连害怕的力气都没有,只是用那双水滋滋的、像是含着泪的眼睛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严寒的天气里,这只鹭鸶显得如此无助和可怜。我心中一阵酸楚,但随即又被饥饿感所侵袭。我抬头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好饿。”父亲无奈地说:“地冻得实在硬,刨不动。”接着,他将目光转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吃了吧,孩子太饿。”

母亲闻言,面露难色。她信佛,从不杀生,连衣服上落了虫子,也只是轻轻掸掉,从不碾死。此刻,要她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她显然十分为难。我大声说道:“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赶忙又说:“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但父亲坚持说:“我们没吃的,它也快饿死了,早晚都得死。”

我护住鹭鸶,扳开它的长喙,将唾液吐进去,鹭鸶贪婪地吞咽着。我见状,决定将它留下来,等天晴了,能觅食时,再将它带到湖滩放生。母亲见状,也表示:“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了。”于是,我将鹭鸶安置在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心里默默祈祷它能挺过这一夜。

然而,那一夜却异常难熬。两天没有进食的胃先是疼痛,接着像是火烧火燎,最后变得麻木,身上一阵阵地渗冷汗。在朦胧中,我感觉母亲不止一次地来到我的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小声叹息。

天刚亮,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竹筐边,却发现鹭鸶已经死了,倒在干草上,脖子无力地垂向一边。我难过极了,这只可怜的鹭鸶,终究没能熬过这一夜。母亲烧了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我们发现,这只鹭鸶的胃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之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多天。

虽然心中充满不舍,但在饥饿面前,我们最终还是将鹭鸶煮成了汤,每人分了一小碗。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也是在那艰难岁月里的一抹温暖。鹭鸶被我们吃掉的第二天,雪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我们家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然而,这件事却像一块巨石,一直压在母亲的心头。她信佛,不杀生,为了让我们活下去,却亲手杀死了一只无辜的鹭鸶。几十年来,她为此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直到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才将这件事的真相告诉我:“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

听到母亲的话,我泪如雨下。我这才明白,母亲为了让我们活下去,背负了多大的罪孽和折磨。她的善良与坚忍,让我深深感动。那只鹭鸶,虽然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短暂过客,但它却以生命的代价,让我们度过了难关,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回想起那只鹭鸶,它的眼神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双水滋滋的眼睛,像是泪,又像是诉说着无尽的哀怨。在那种恶劣的天气里,它本可以安然地在某个角落里等待春天的到来,却因为一场意外的遭遇,失去了生命。而我们,虽然活了下来,但心中却永远留下了对那只鹭鸶的愧疚和怀念。

那只鹭鸶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饥饿与生存回忆,更是一段关于母爱与信仰的抉择。母亲为了让我们活下去,违心地杀死了那只鹭鸶,承受了几十年的精神折磨。而她的善良与坚忍,也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母爱的伟大。

在信佛的母亲看来,那只鹭鸶的死,是对生命的屠杀,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但在当时,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她临终前的忏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平凡母亲的伟大与坚韧。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感恩母爱。

如今,每当想起那只鹭鸶,我都会心中一紧。它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珍惜当下,同时也要感恩母爱,铭记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而默默付出的人。那只鹭鸶,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却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