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今年立秋具体时间揭晓:几点几分入秋?

时间:2024-11-29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2023年立秋是几点几分

今年立秋具体时间揭晓:几点几分入秋? 1

2023年立秋的确切时间是8月8日2时22分57秒。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今年立秋具体时间揭晓:几点几分入秋? 2

立秋一般在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今年立秋的交节时辰为凌晨2时22分57秒,这意味着立秋是在中元节的前一天,属于“早立秋”。关于早立秋和晚立秋,民间有以立秋的时间在农历六月还是七月来划分的,也有以立秋交节在白天还是夜晚来划分的。今年立秋在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交节时间在凌晨,按照上述两种划分方式,都属于“早立秋”。

今年立秋具体时间揭晓:几点几分入秋? 3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农谚在民间流传甚广,大意是说如果立秋来得早,那么天气会很快凉爽下来;而如果立秋较晚,那么天气还会再热上一段时间,就连老牛都可能被热死。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趋势,每年天气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白露生: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事实上,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己快到新年元旦了。

立秋会带来秋老虎天气。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至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在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对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年。因为谚语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之说。如果立秋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立秋后下不下雨更成为一天中重要的事情,因为“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在立秋当日农民都期盼下雨,认为立秋下雨与否,直接关联着秋季的收成好坏。

在江南地区,立秋这日还要吃西瓜,称之为“啃秋”。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果然秋高气爽时,癞痢疮自动治好,后来人们就在每年的立秋这天吃西瓜以纪念此事,故有“立秋食西瓜,不用把药抓”之说。

而在浙江等地,于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对于立秋,民间流行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贴秋膘,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咬秋,京津等地有立秋吃西瓜或香瓜的习俗,称为“咬秋”或“啃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总的来说,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的节日。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感受到立秋带来的凉爽和丰收的喜悦。